房天下>  资讯中心  >评评谈谈才是ZHEN>  正文

手机看新闻

城市更新N部曲之107:地产人转道城市更新,可否?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24-03-10 14:07:30来自北京市

今天的地产,救市还在轰轰烈烈,但前途和钱途都未卜;

但今天的地产从业人员境遇,用风声鹤唳来形容不过分。

今天,城市更新很热,投身城市更新也算是抢潮头之风,

那么,从地产转道城市更新,不说华丽转身至少再就业,如何?


01
 今天城市更新的 
 两大主流人才是专家和设计 


今天的城市更新领域,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者人数,当然比不上房地产的百万(甚至数百万)之巨,但也涉及了专家、设计、招商、运营、测算、采购等多个环节,相信随着各地对土地保有数量&土地价值认知的分化,城市更新的赛道也将进一步人潮臃肿。

按照粗放切分的角度,今天浮现在城市更新领域的头部,其实主要是两种人群:

一种是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政策研究人员,另一种是对项目实施“灰姑娘变公主”的设计师团队。

只是,今天的城市更新领域,如果一定要对现状之后的“人”予以挑刺,当然也是张嘴就来:专家偏重理论、案例和政策,有点纸上谈兵不躬身入局;设计师妙笔生花化“老”朽为神奇,但在成就网红和颜值之外,为什么在项目的市场层面普遍存在着各领风骚数百年三五个月的轮换?

可以怪消费者的一窝蜂而来&一窝蜂而去,但更不能要求消费者从一而终地坚守:一方面项目本身缺乏可持续的看点,另一方面又不能阻止新的竞品进入市场。

站在市场化的开放包容之下看待城市更新,竞争不可避免,颜值终将褪却,所以今天在这个领域的表面繁荣之下,隐忧其实已经凸显:要么偏重理论不落地,洋洋洒洒的理论研究无法降落到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以供品评;要么不断有新品推出,也都可以通过媒介传播来霸屏和吸睛,但都难以逃脱“网红一下子&打卡一阵子”的轮转宿命,经不起时间的砥砺。

地产人,有无找到夹缝中的那一丝微光了么?


02
 地产人百万再就业 
 拿什么和城市更新去田忌赛“人” 


回顾一下地产人这些年的发展历程,虽然不堪但也是周期使然。

口罩三年、房住不炒、爆雷不断之下,宏观中观到微观都在呈现降幂排列,购房者需求的下降直接挤压了地产从业的需求侧:不仅是传说中的百万大失业,更有“40岁以上地产人只能吉祥三保:保安保洁保险”的戏谑说法,虽然夸张但的确凌冽。

就像一荣俱荣往往被蓝与重塑钻了空子,如今一损俱损也难免伤及无辜“倒洗澡水把孩子一起倒掉”的过犹不及,地产人特别是在年龄上没有优势的地产人,凭什么可以在火热的城市更新领域碰碰运气?

地产之前被诟病的势利和“金金计较”,营销费用高昂和“大撒币”,换个角度来看或许都是切入城市更新领域的优质背书,当然也可以被诟病为狡辩。

其一,地产主要是出售,对市场和营销比较重视。

因为营销决定设计,导致往往带着“卖得掉(与否)”的价值认定思维来看产品,美观、合理乃至(风格)醇正等统统让渡于诉求,这点恰是设计师欠缺的。

也因为营销倒逼产品,所以在“多投入一分钱都要回报”的严苛之下,对产品、客群、需求的较真都上升到史无前例的高度,这般训练出来的自我强迫,对于城市更新的市场前置(引导改造)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其二,地产人的营销判断都是“砸钱砸出来”的经验或教训。

地产因为投入巨大,营销占比虽然仅为个位数但换算成绝对量也是令人咋舌的的“好几个零”,在大开大合的营销试错面前,什么有效什么无效什么必要什么不必都历经过,直接带着“会花钱”的专项能力,面对城市更新在营销推广端的囊中羞涩,“把钱花在刀刃上”——就去找地产(营销)人!

比专家有实操即战力,比设计师更懂市场逻辑,这是地产人转道城市更新的空隙。


03
 地产人要转变心态 
 毕竟“百亿”是大势之功 


牌面逻辑都合理通顺,但扫一眼地产人失业的普遍出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

虽然不至于像上一段落所言的“吉祥三保”,但多数地产人的再就业之路都是殊途同归的:

1、35岁以下的还有年龄优势,如果学历尚能饭否,普遍都改了行;

2、那些“高龄”且曾经高薪的地产人,往往过上了收租躺平的日子;

3、和其他行业的中年再就业一样差不多:男性开滴滴、女性卖保险;

4、至于创业,不改行的苦苦支撑,改行特别是跨界的能存活的凤毛麟角。

就像购房者普遍对开发商抱有敌对情绪,其他行业对地产人也有不小的误解,导致其再就业之路难上加难,究其原因无外乎:眼高手低,自以为是,怕苦怕累。

所以,看起来地产人如果转道城市更新有其认知、经验和意识上的优势,但在现实层面这种转换赛道并没有形成规模,是什么原因?

站在曾经地产同行的角度,被诟病的“眼高手低”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动辄千万建一个售楼处的手笔,如今在对咖啡机选用哪个品牌进行讨论,心理落差也的确是断崖式的可想而知,“会花钱”和“花小钱”之间是没有等号的。

但也要公正地奉劝同行特别是想要再就业的同行,心态要从自我调节:

1、过去地产从业的辉煌其实大多数是拜市场和周期所赐,个人作用其实有限;

2、那些“年薪百万&行业TOP”的自我定义,劝你别写进简历弊大于利;

3、能上得厅堂也要能下得厨房,这才是真人才在不同境遇下的价值凸显;

4、城市更新基本不可能在投入上匹配地产,但螺丝钉为什么要冒充发动机?

说到底,地产人转型城市更新,合理、必要且有一定优势;

但地产人也要认识到跨界的差别(且不小),放平心态务实工作。

一个时代的结束要勇敢去忘却,否则就活成了“不知道冬天有狼的”祥林嫂。

毕竟,你我都是路人甲乙丙丁,却都面临着养家糊口,过去留不住只能向前看。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好的内容要和大家分享,因具体来源不详无法和版权者一一取得联系,如有认为作品不宜网上提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的,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