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上海房小好>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上海老人遗产纠纷案终审落槌:扶养协议有效,真意得尊重

上海房小好2024-05-17 18:41:36来自北京市

摘要:

【上海老人遗产纠纷案终审落槌:扶养协议有效,真意得尊重】上海一位孤独老人将300万房产等遗产赠予水果摊主,因此引发继承争议。法院依据《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作出判决,确认协议真实有效,遗产归水果摊主所有。此案展示了老年人通过遗赠扶养协议处理身后事的权利,同时也提醒公众在签订类似协议时应确保遗赠人真意得到尊重。

正文:

在上海,一位88岁的老人马某离世后留下了一场关于遗产的纠纷。他生前将一处价值300万元的房产等遗产,以《遗赠扶养协议》的形式赠予了一位水果摊主刘某。当马某去世,他的亲属对此协议提出了异议,认为马某没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请求法院宣告协议无效。

经法院审理,一审法院认为缺乏证据证明马某签订协议时行为能力受限,遂支持协议的有效性。马某的家属不服,上诉至上海二中院。二审法院经过审理,认为马某与刘某的《遗赠扶养协议》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意思,并未违反法律规定,故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马某的案例,体现了民法典中关于遗赠扶养协议的制度安排,这是一种允许没有法定赡养义务人的老年人通过协议安排自己晚年生活并处分遗产的方式。本案的判决结果也提醒我们签订此类协议时,应确保老人的真实意愿得到充分体现,不被利用,确保遗赠人的权益得到尊重。

小编点评:

本案突显出我国遗赠扶养协议的法律效力和实践中的应用。马某生前的选择,虽然遭遇了亲属的质疑,但最终得到了司法机关的维护。这告诉我们,签订遗赠扶养协议,不仅是一种为自己晚年生活谋划的手段,更是对自己身后事的一种负责任的安排。然而,这样的协议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因此,在签订时,各方都必须谨慎行事,确保协议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尽管目前中国对遗赠扶养协议给予了法律认可,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应警惕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和风险。特别是在老人可能因年老病弱,在认知和判断能力上存在障碍的情况下,相关的法律程序和保障措施尤为重要。亲属和社会应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态,对于那些独居的老年人,更要提供必要的关爱和法律援助,避免他们在孤独和无助中作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通过这个案件,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公众对遗赠扶养协议的认识,避免可能出现的法律争议和社会问题。务必确保在保障老人意愿的同时,也保护好其他法定继承人的正当权益,使得遗赠扶养协议真正成为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有力工具。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