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评评谈谈才是ZHEN>  正文

手机看新闻

黄欣伟:高房价的帮凶是焦虑

评评谈谈才是ZHEN2021-05-06 03:02:37

长期以来浸淫在房地产行业中,我们都用“不带人情不接地气”的数字逻辑,在佐证着我们的理性和专业,所以谈及房价,言必称政策、货币、市场、投资。

 
上述这些都对却也不全对,是谁让买房变得“非买不可”?
 
或者说“外部客观在传球”,毕竟临门一脚的成交决策是购房者自己做出的。
 
抛开上述的所谓专业讨论,今天讲讲根植于内心的买房动因——焦虑!

1
感受是亲历者的发言权
 
之所以要分享焦虑的问题,或者说促成终于要谈谈焦虑的问题,是近期一条来自同行的感言,某天早上他突然发微信给我(原话转发):“我有个观点不晓得对不对,房价不是政府和开发商推起来的,是购房者的哄抢以及摇号的紧迫导致更快去化,高房价的推手是刚需客户,和自带优越感的改善型客户共同努力的结果!”
 
有必要交代这次突然联系的背景,以便于保证之后阐述背后的公正和客观。
 
1、我们至少最近没有业务往来,所以他联系我就是纯粹的感慨和交流;
 
2、对方刚在三月份完成一次成功开盘,可以说“亲眼所见的感受是新鲜的”。
 
交代了交流背景之后,有必要重新拆解同行的这个感慨:
 
一方面,他明确界定:“高房价的推手是刚需客户”或者说是客户的刚需指数;
 
另一方面,“自带优越感的改善型客户”想必来自于他们的中高端项目亲眼所见。

这段话指向了两种客户(虽然坊间也有同行和专家表示把客户分为刚需和改善并不合理,因为前者在买套房子的时候是无法预知自己未来有没有可能换房的),但也提不出更好的把购房者按照承受总价高地进行划分的方式,权且萧规曹随。
 
但是,今天既然我们讨论的是焦虑问题,那么“自带优越感的改善型客户”本质上也是焦虑的,“自带优越感”是基于他们在刚需客户面前,而在“优越感客群”中,每个人都焦虑否则就不会推进他们“以刚需的心态对待自己的改善置业迫切性”,所以——买房是各种层级的焦虑导致的。
 
那么焦虑是谁导致的呢?

2
焦虑的内在本质是攀比
 
至少在受众层面,焦虑来自于“受众的内部,来自当事人的外部”,即攀比。
 
孩子上学之后,不断会收到其他家长的微信,都是一些引发攀比的问题:
 
“昨天默写,你儿子是得满分吗?”
 
“这次春游,你们给他带什么吃的?”
 
“今天考试,你们昨晚复习到几点啊?”
 
看到这样的短信有点烦有点怒,但冷静下来可以理解对方,谁知道对方是不是被其他人问了之后的“接力征询”呢?
 
今天站在购房者层面,焦虑来自于几个方面:
 
初级焦虑是有房没房?没房就“好像”不合适结婚成家,鸡汤虽好事实不从。
 
中级焦虑是是否?度过了“有没有”之后,开始进入“好不好”阶段。
 
高级焦虑是“一旦有更好的出现”导致的群体向往、YY,虽有妒忌但真羡慕。

所以,刚需客户的焦虑导致“必须买房”,否则连进入中高级焦虑的资格也没有!
 
改善型客户只是在面对无房者和刚需客户面前才有优越感,在“改善型微信群”里都是电子老鼠,只要有一户凸显优越,群体竞相要追赶,要趋同。
 
没有买房的,是真的晚上要露宿街头了么?
 
不换三房的,是不是就住不下去了?
 
没买学区的,是不是孩子就没活路了?
 
都不是,但在在焦虑群面前可能都是。
 
这种“群体性的危机预判”,是房地产发展看不见的——主观源动性。
 
买房成了每个人每个家庭一生中最重要的攀比。

3
有焦虑,就有贩卖焦虑
 
已经没有必要按照“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矫情去探讨是“焦虑是哪来的?”
 
2000年前后,上海楼市刚刚起步(其他城市还不存在楼市一说)的时候,最有名的焦虑口径来自于【一个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临终前的感慨】,其大意是:美国老太说我活了这么久,以按揭的方式获得了大半辈子居住享受;而中国老太说我活了这么大岁数,终于凑够了钱去买房(但我可能没多少时间享受居住了)。
 
也已经很难去追溯这个梗出处何在,但至少它成为了“不敢按揭”的购房者群体最终就范的实证依据,虽然它可能是个杜撰而已。
 
不得不提,楼市的发展也同步着媒体发展的黄金时代:没有楼市发展,媒体的市场化经营就没有素材也没有银子;而没有媒体的助推,楼市的发展不论是范例、效应、财富神话都不能到达今天所启及的高度和宽度。
 
至于这些年兴起的自媒体,比传统媒体更效性更强、尺度更大,影响力也就自然而然(这一点从自媒体发展到最后都开了房产经纪业务就可见一斑)。

当然,无论是媒体或自媒体,也少不了智能手机改变阅读方式带来的助攻。
 
可以说,贩卖焦虑的是:
 
1、媒体包括自媒体乐于炮制焦虑;
 
2、智能手机的普及,便利接收贩卖焦虑;
 
3、房价的“同步兑现钱景”在验证着焦虑。
 
手机为媒、媒体产出、购房者信服,三位一体成就了贩卖焦虑这盘生意。
 
没有必要再去讨论贩卖焦虑的动机,动机不是杀人越货只是市场出发而已。
 
但仅有贩卖焦虑的外因,也是“一个巴掌拍不响”,虽然看起来房价在验证;
贩卖焦虑作为外因,内部更有内应,即:一是焦虑二是攀比。

外部三人在攻打,内部两者在内耗。
 
这城池,不失守才怪!
 
当然,也少不了部分真假专家前赴后继的大放厥词,但本质上可以将其归于自媒体(虽然如此归类专家会感受侮辱),但因为同样是“内容生产者”,无非有层级高低而已,看在出场费的面子上,也就可以释然。
 
继续在琢磨同行那句话,到底对不对可以在每一个项目的开盘之后将其作为复盘观点——套得上,就是对的。
 
请事实说话。
 
 
 
 

免责声明:文章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之间无必然联系,仅供参考;好的内容要和的大家分享,因具体来源不详无法和版权者一一取得联系,如有认为作品不宜网上提供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的,请及时联系通知我们,我们将予以删除。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