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金融 > 正文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工行称绝不能放开

中国经济周刊  作者:谈佳隆  2011-12-20 16:24

[摘要] 千真万确的实话,往往并不受欢迎,尤其是当“利率市场化”已经成为金融业内话题之后。“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我们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今年12月初,民生银行[6.01-0.33% 股吧 研报]行长洪崎在某论坛上说出了这样的大实话,引发舆论一片哗然。

 

改革迟滞后果已现

尽管早在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设想就已被中央提出,但时至今日,改革利弊在业内仍未有定论。

“如果利率市场化放开,必然会上演存款大战,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的存款利率会提高,虽然这对储户是有利的,短期来看是有利的,但长期来看并不一定有利。”央行某厅局级官员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虽然无法判断利率市场化改革长期利弊,但改革迟滞所造成的资金价格扭曲情势已凸显。今年11月,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人民币存款净下降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如果剔除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860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4190亿元这两大增量,实际上来自普通居民住户存款净下降已经达到了7272亿元。

有观点认为,相比地方金融拆借利率,被设定上限的银行存款利率所导致的“负利率”现象,正在让银行丧失吸引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此前曾引用北京大学的一个报告显示,从2002年到2008年,由于银行体系的负利率,老百姓实际上等于向银行体系补贴了7200亿元。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王国刚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即便是在管制利率的情况下,负利率也是很难维系的,扭曲的利率价格一方面通过理财产品进行修正,另一方面通过地下金融特别是高利贷来纠正。

如果按照利息差来算,地下金融的民间拆借利率的年化普遍比银行当期存款利率高出25%-30%。

在广发银行行长利明献看来,如果央行的管制利率和市场化利率差异太大,会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就是“资金掮客”泛滥,他们往往通过特殊渠道向手握资金的银行信贷人员寻租,通过拿到较低利率的资金转贷造成高利贷,严重伤害正常的产业。

然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用急用缓的问题上,似乎在央行内部仍未达成一致。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上海官微

掌握沪上最新楼盘动态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