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城市更新的重要节点,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城市更新不仅是提升城市面貌,更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国内多个城市将着力推进老旧
小区与街区的改造,并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和优化城市结构,迎接新的发展机遇。

在2025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城市更新被推上了重要议程。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的面貌,更关乎到居民的生活品质。会议强调要加速推进老旧小区、街区及城中村的改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城市历史文化,打造宜居、智慧城市。业内人士指出,城市更新将成为扩大内需的关键,未来将有更多政策支持这项工作,城市发展也将转向存量优化阶段。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城市更新要坚持“先体检、后更新,无体检、不更新”的原则,找出城市发展中的短板。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将新开工改造5.6万个老旧小区,其中包括更新超5万公里的老化管线,安装2.5万余部电梯,并增加超过50万个停车位。各地也在积极推进绿色生态项目,比如建设口袋公园和绿道。
城市更新不仅是简单的建筑翻新,更是城市功能、生态和文化的全面提升。推进城市更新,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市场、社会资本和公众都需参与其中,形成合力。有前景的城市更新项目不仅会改善居民生活,还会带来经济效益。在实践中,要不断创新,探索出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模式。同时,城市更新应与城市特色相结合,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而应针对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策略。通过多种创新机制的支持,城市更新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新活力,并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新动力。未来,期待更多城市在更新过程中,能够兼顾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平衡,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