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宣布取消
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分类标准,相关税收政策也作出调整。个人转让住房需缴纳1%个人所得税,销售不足2年的住房需按5%缴纳
增值税。此外,
购房契税也有了新的优惠政策。新政策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施行,旨在更好适应居民的住房需求。

最近,上海市宣布取消普通和非普通住房的区别,并对相关税收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这一改变旨在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使市场更加灵活。根据新的规定,如果个人出售住房但未提供完整的原值凭证,需按照转让收入的1%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意味着原本对非普通住房转让收入的2%税率已经取消。此外,政策也明确,对个人销售购买未满2年的住房,需按5%的税率缴纳增值税,而购买满2年的住房则免征增值税。
契税方面,上海将采用全国统一的优惠政策。对于首次购房者,若购买面积在140平方米及以下的住房,将按1%的税率缴纳契税;超过140平方米的部分则按1.5%的税率计算。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人士,同样有相应的契税优惠措施。
此次上海取消住房分类标准,主要是为了适应市场变化和居民的实际需求。过去,普通和非普通住房分类给交易带来了一些不便,尤其是在税收方面。通过取消这一标准,市政府希望降低交易过程中不必要的复杂性,鼓励更多人参与到房产市场中来。对于购房者来说,这次政策调整无疑带来了更多的实惠。例如,针对家庭唯一住房的契税优惠政策,无疑将减轻许多首次购房者的资金压力。然而,购置二套房的家庭也需注意税率调整带来的影响。此外,政策还对未满2年的住房交易作出严格的增值税规定,这可能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短期买卖决策。总体来看,此次调整旨在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也为市民提供了更为灵活的选择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