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七宝镇吴宝路第二居民区,党组织带领社区实现了从老旧
小区到现代化美丽家园的转变。通过党建引领和社区自治,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创造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社区环境。

在上海七宝镇的吴宝路第二居民区,一面鲜红的党旗见证了一个老旧社区的华丽转身。最近,吴宝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荣获了“五星党支部”称号,而书记奚益萍也被评为“百优书记”,这不仅是对社区治理成效的认可,更是一段由不解到携手的感人故事。
这个居民区是由四个历史悠久的小区组成的,共有1538户、4200余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较大。近年来,通过实施“美丽家园”等实事项目,小区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们的幸福感显著提升。然而,如何持续增强居民的归属感与参与度,成为了新的挑战。奚益萍在实践中发现,基层党组织的工作不应该面面俱到,而是要搭建平台,激活居民自治的动能。她通过探索“党建联盟”模式,构建了社区治理的“同心圆”,建立了楼栋党小组,挖掘在职党员资源,激发了党员服务社区的热情。
在社区治理的过程中,业委会主任邓强生的故事尤为引人注目。邓强生最初因一次12345热线投诉而与社区党组织接触,起初他对社区管理存在一些不理解。然而,奚益萍并没有轻易否定他,反而看到了他热爱公益、善于协调、有责任心的闪光点。通过多次交流与互动,邓强生逐渐被社区党总支的务实作风所打动,从一名批评者成长为积极参与者,并在2019年当选为第四届业委会主任,实现了从“不可能的合伙人”到“完美合伙人”的华丽转身。
吴宝路第二居民区的治理创新,不仅体现在组织层面,更落实到了居民的实际需求上。广达新苑居民区利用小区内的闲置空间,将非机动车库改造成党群服务站,满足居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尽管装修预算高达15万元,奚益萍和团队通过各种方式成功筹集到所需款项。改造后的党群服务站成为居民活动中心,还增设了医疗服务点、自习空间等功能,真正体现了“吾爱邻”温馨家园的理念。74岁的苏庆生老伯,作为小区的老党员和服务站的常客,他的笑容是对社区治理成效最真实的肯定。
吴宝路第二居民区的故事,是基层党组织引领社区治理创新的生动案例。在奚益萍同志的带领下,居民区党组织不仅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还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实现了社区的美丽蝶变。这个过程展示了基层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推动社区建设,不仅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还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从邓强生的角色转变中可以看出,居民的参与和理解是社区治理成功的关键。奚益萍的务实和包容,让一名曾经的批评者变成了积极的合作者,说明了基层治理需要的是更多的沟通和理解。社区治理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提升,更是居民心灵的交融和共同体的建设。
未来,吴宝路第二居民区党总支将继续以更高的标准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书写更加精彩的篇章。这不仅是对吴宝路第二居民区的一次提升,也是对其他社区治理的一次有益借鉴。希望更多的社区能够从中得到启发,共同打造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