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上海房小帮>  正文

手机看新闻

亲情与赠与:百万房产背后的扶养纠纷

上海房小帮2024-05-17 21:11:06来自北京市

摘要:

【亲情与赠与:百万房产背后的扶养纠纷】88岁独居老人马某生前将价值300万的房产遗赠给照顾他的水果摊主刘某,老人去世后,亲属对此提出异议,引发法律诉讼。上海二中院经过审理,认定遗赠扶养协议有效,维持了原判,刘某依协议获得财产。

正文:

在这个温暖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孤独老人马某对周围照顾他的人的感激之情。生活中的无微不至,让他决定将自己的房产和积蓄作为遗赠,传递给了水果摊主刘某。马某在亲人相继离去后,选择了用自己手中的财产,为自己购买了晚年的关怀和陪伴。遗赠扶养协议签订之后,刘某一家也确实履行了扶养义务,与马某一起生活,为其提供照料。

然而,老人马某去世之后,原本私下的善意却演变成了法庭上的纠纷。马某的亲属们对遗赠扶养协议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认为马某在签订协议时并不具备完全的行为能力。不过,法院审理后发现,当事人在签署协议时的行为能力并未受限,且刘某确实履行了协议中的义务,因此一审判决支持了刘某的诉讼请求。不满此判决的马某家属向上海二中院提起了上诉。

在二审中,上海二中院深入审查了相关证据,坚持以尊重个人真实意愿为原则,确认了遗赠扶养协议确实反映了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且内容合法有效。最终,法院作出了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决定,体现了法律对于个人意愿的尊重和对于善意赠与的支持。

小编点评:

在现代社会,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案例不仅仅是一宗普通的遗赠纠纷,更触及到了老年人福利保障和社会道德层面的问题。老人因缺少子女照顾,而选择与非血缘关系人建立遗赠扶养协议,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生命晚期安宁的渴望。刘某一家为老人提供的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陪伴,这在法律条文之外显得尤为可贵。

这起诉讼案件的最终裁决,实际上是对当事人真实意愿的一种确认和尊重,同时也是对社会道德的一种强化。它传递出的信息是,社会对于老年人的关怀不仅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我们也应当从中反思,如何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提升社会整体对老年人福利的重视,进而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精彩评论(0)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
返回顶部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