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海老小区焕新颜:电动车充电不再愁】上海内江新村居民区通过自治创新,解决了电动自行车充电难的问题。2700户居民在社区大管家模式引领下,自主规划充电桩位置,并通过优惠活动减轻充电费用负担。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居住环境,还促进了社区的和谐与安全。

正文: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年代,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上海市民出行的重要工具。过去,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一直困扰着居民,不仅如此,还带来了消防安全的隐患。幸好,杨浦区延吉新村街道的内江新村居民区找到了解决之道。这个拥有2700户的老旧小区,在自治创新治理的新模式下,居民们群策群力、共同探索,终于让充电难题成了过去式。
生活在内江新村的居民们原来面临着室外没有充电桩、室内充电费用高昂等问题,通过开展“一居一品”项目,小区为570余户住宅安装了50个充电桩,并通过社区大管家制度协调居民意见,合理规划充电桩位置,避免了充电桩过于靠近居民楼的困扰。更妙的是,居民们还与充电桩企业商谈,推出了充值优惠活动,减轻了充电费用的压力,让居民们真切感受到了实惠。
在这样的自治模式下,居民们不仅解决了充电的难题,还提升了居住环境的品质,让这座老小区在城市更新的律动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居委会、党员和志愿者们共同努力,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充电指导,也培养了大家良好的安全充电习惯。正是这种积极主动配合的精神,让这片居民区成为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大家庭。
小编点评:
内江新村的例子展示了社区自治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巨大潜力。居民们并非被动等待政府的统一安排,而是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用实际行动和智慧为自己的居住环境带来改变。这种自下而上的社区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居住环境,还增强了邻里间的联系,培养了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可以说,内江新村通过自身努力,赋予了老旧小区新生命,也为其他老旧小区的更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这种通过居民自治解决问题的方式,体现了社区居民的主体性,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期待未来有更多的社区能够像内江新村一样,通过居民自治,让生活环境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