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区彭一小区举办植树节活动,80余棵原址迁移的树木重回新家,其中包括香樟、银杏、罗汉松等,最高树龄超过50年。这些树木不仅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也成为社区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彭一小区改造项目自2021年启动,新建17幢高层住宅及配套设施,预计今年上半年竣工验收。街道还为树木制作铭牌,成立护绿志愿服务队,推动社区迈向生态宜居新阶段。

在静安区彭一小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植树节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的参与。几十株原址迁移的香樟、银杏、罗汉松等树木在居民们的见证下重回新家,象征着社区对生态文明的重视和对居民情感的尊重。
树木迁移与社区记忆的交融
彭一小区改造项目自2021年9月启动,作为全市规模最大的非成套旧住房拆除重建改造项目,街道秉持“树木也是居民”的理念,对这些珍贵的大树全部登记造册,实施科学迁移养护。如今,这些“老邻居”提前重回故土,与新栽的其他树苗共同编织起社区的绿色网络。居民尤阿姨感慨道:“这棵银杏树在我小时候就种在小区里了,当时旧改搬迁很舍不得它,没想到政府连树都给我们搬回来了,真的非常开心!”
生态建设与社区发展的双赢
彭一小区的新建项目包括17幢高层电梯住宅、1600多个车位的地下两层停车库、一幢6层172个床位的社区养老院与2万余平方米的彭浦新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街道还为这些树木精心制作了铭牌,科属、习性、树龄、旧址种植地等一目了然,甚至还附上了原址树木的照片,让这些回搬的树木也成为老居民和年轻人之间情感交流的纽带。
旧树与新绿的融合,不仅是生态文明的延续,更是居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彭一小区的新生,标志着这片承载着60多年历史的老工人新村正式迈入生态宜居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