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上海楼市表现不如预期,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量均低于去年同期。尽管整体市场情绪趋于理性,购房者的关注点逐渐回归房子的居住属性,但新房市场的供应不足以及传统淡季的影响,使得假期交易量没有明显提升。后续市场如何发展,值得期待。

今年春节期间,上海楼市的表现并不活跃。从上海中原地产的数据来看,1月28日至2月4日间,新房网签仅16套,成交面积1652平方米,远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假期期间,仅有14个楼盘有签约记录,大多数楼盘仅签约一套,稍多的如浦东北蔡板块的国贸中国铁建西派海上和奉贤新城板块的象屿江湾悦府,也不过签约两套。高价房市场逐渐降温,10万+的房源仅成交3套,相比之下,“5字头”“6字头”的中端改善项目成交6套,首次改善类产品成为假期交易的主流。
二手房市场同样遇冷,数据显示,假期内二手房共成交34套,成交面积2868.46平方米,平均每套约84平方米,远低于去年的57套。尽管如此,今年春节假期的楼市表现符合预期。去年四季度市场略有起色,但市场转势仍需时日,新房供应不足和传统淡季的双重影响,使得假期内交易难以大幅增长。不过,市场情绪逐渐理性,购房者越来越关注房子的居住属性,购房目的从投资转向居住使用。
春节期间上海楼市的冷清并不代表市场的消极,反而预示着市场进入一个更为理性的阶段。近年来,房子逐渐回归其居住属性,这对购房者来说是一种理智的选择。市场供应不足是影响春节成交的重要因素,尤其在传统淡季,房企也不急于在春节开盘,导致交易量的下降。即便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整体市场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是止跌迹象明显。未来,随着市场情绪逐渐趋稳,期待后续政策调整和市场供需变化带来的积极影响。此外,购房者在选择房产时,应更关注房子的实际价值和居住舒适度,而不是盲目追求高价区域。市场的理性化发展将有助于形成一个更加健康、稳健的楼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