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上海取消
普通住房标准。上海市宣布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扩大住房交易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一举措旨在更好地满足市民的住房需求,并促进
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新政策将于2024年12月1日生效,涉及个人住房交易和
增值税等多方面的调整。

上海市政府最近宣布了一项重要政策变化,决定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并扩大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覆盖面。这一新的政策由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发布,旨在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根据新的政策,个人住房转让的税收制度将有所变化。对于无法提供完整房屋原值凭证的房产交易,个人所得税将根据转让收入的1%进行核定。此外,个人在出售自用超过五年的唯一住房时,仍将享有免征个人所得税的优惠。对于持有超过两年的住房交易,将免征增值税,而持有不足两年的住房则需按照5%的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契税方面,新政策继续执行国家的优惠政策。对于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首次购买的住房,面积在140平方米或以下的,契税减按1%征收,超过140平方米的则减按1.5%征收。对于购买第二套住房的情形,相应的契税税率有所提高,具体规定根据房屋面积大小不同而有所变化。
上海此次政策调整,无疑给市场投下了一枚“定心丸”。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取消普通与非普通住房的界定,实际上是在释放市场的活力,减少不必要的繁琐步骤,让购房者能够更加专注于住房本身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扩大税收优惠的覆盖面,更是直接减少了购房者的成本负担,尤其是对首次购房者和改善型需求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从长远看,这样的调整将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鼓励更多的市民参与到住房市场中来,进而促进整个城市经济的活跃度。对于购房者来说,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选择合适的时机购房将是一个值得考虑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