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出现罕见下滑,2024年三季度余额为37.56万亿元,环比减少0.84万亿。房贷规模缩水反映
购房者信心下降,
提前还贷现象普遍。新政策下调存量
房贷利率,或可
改善市场信心。

最近,中国楼市传来震动数据: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2024年三季度降至37.56万亿元,是近年来的最低点。这引发了对楼市未来调控趋势的关注。房贷余额的减少,显示出人们正在加快还款步伐。数据显示,从1998年到2022年,我国房贷余额连续增长,但自2023年开始出现首次负增长。2024年第二季度,六大国有银行房贷余额减至25.49万亿元,与年初相比减少3254.71亿元。同时,央行的数据显示,全国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在二季度末减少4000亿元。
随着楼市销量不振和购房者信心下滑,个人房贷余额也在缩减。2024年前三季度,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分别下降17.1%和22.7%。购房者观望情绪浓重,加之银行利率下调,提前还贷成了不少家庭的选择。面对这种趋势,央行在2024年9月调整了存量房贷利率,允许更灵活的利率重定价周期,为购房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个人房贷余额的下降不仅反映出市场的冷清,也揭示了购房者对未来楼市的不确定态度。在房价高企的年代,房贷是实现购房梦想的必然工具,但随着市场进入调整期,房贷负担也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压力。提前还贷以减轻压力,成为不少人做出的理性选择。央行近期推出的政策调整,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尤其是通过降低房贷利率,使得购房成本下降,为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然而,仅靠利率调整可能还不足以完全改变市场心理,购房者的信心恢复仍需要时间。未来,如何在政策上进一步引导市场走向健康平稳发展,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购房者在做出决策时应仔细权衡利弊,合理规划自己的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