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经历了新的政策调整,国庆期间数据表现虽有亮点,但整体不如预期。新政带来短期利好,但市场情绪仍显脆弱,特别是
二手房市场热度不足。未来,持续
改善政策环境和
购房者信心是关键。

最近,上海楼市因为一系列新政的推出而备受关注。国庆节期间,不少楼盘的来访量和成交量似乎在新政的推动下有所上升。然而,仔细观察数据后发现,虽然供应量在节前出现爆发,单日网签面积也达到6.2万平方米的高峰,但假期中的成交情况却平平无奇,仅有两个新盘开盘,日均成交面积不超过0.7万平方米。
外环地区成为新政的主要受益者,一些刚需和改善型项目的认筹率小幅上扬。然而,与之前的5.27新政相比,这次政策的效果显然不如预期,市场仍然主要依靠情绪带动的转化,而外地户籍购房者的转化还需时间。
整体而言,9.29新政提升了市场信心和二套房置换的预期,但对于购房者来说,首付和利率的下降以及社保政策的改变并没有立即转化为市场热度。尤其在二手房市场,尽管带看量有所增加,但价格博弈依旧激烈,买卖双方仍在观望。政策的即时效应虽然存在,但若后续没有实质性的底层机制变化,仅靠政策调整很难持续提振市场信心。
未来,上海楼市若要持续保持活力,可能需要更多的政策创新和对外地购房限制的进一步放松。同时,人才引进政策的加强也将是市场潜在的推动力。对于购房者来说,选择合适的时机和项目依然是关键,而对于卖家来说,调整心态、合理定价或许才是突破当前市场僵局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