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关注:上海一街道破解
小区加装电梯难题。宣桥枫庭小区通过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有效减少电动自行车火灾隐患。社区和消防部门联手,宣传并落实电动车安全使用措施,提升居民安全意识,取得显著成效。

浦东的宣桥枫庭小区最近通过安装电梯智能阻止系统,有效地减少了电动自行车带来的火灾隐患。这个小区有54栋楼,3504户,居住人口超过5100人,而电动自行车数量高达1600多辆。为了确保小区的消防安全,消防部门向每户居民发放了《本市电动自行车安全使用告知书》,并广泛开展入户充电和“飞线”充电危害性的宣传教育,指导居民安全使用室外集中充电设施。
浦东消防还督促物业严格执行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行为的管理,落实发现、劝阻、制止和报告等义务。结合智慧电梯建设,小区全面推进了住宅电梯智能阻止报警系统,并推广应用电表端智能识别等新技术手段,及时发现并推送报警信息。这些措施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安全管理水平。此外,小区还充分发挥居村委干部、楼组长和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建立“小分队”联合巡查机制,共同筑牢安全防线,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安全治理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小区在全部54栋楼、108部电梯中全覆盖安装了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智能阻止系统。该系统通过智能摄像头进行识别,对进入电梯的物体进行抓拍比对,有效规范了业主的不安全乘梯行为。同时,小区还在每个地下集中充电点增设了充电桩,总计达到850个,使充电桩与电动自行车的比例达到2:1。自从安装了智慧电梯智能阻止系统后,小区在治理电动车上楼的情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排除了安全隐患。
宣桥枫庭小区的这一系列措施,不仅在技术手段上做到了全方位的防范,更是在社区治理上实现了多方联动。通过智能阻止系统和社区力量的结合,小区有效提升了安全管理水平,居民的安全意识也有了显著提高。这一模式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意义。电动自行车作为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其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宣桥枫庭小区的做法让我们看到,科技手段与社区参与相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公共安全管理水平,值得广泛推广。此外,这种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模式不仅仅在消防安全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对于社区的其他治理工作同样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相信随着更多社区的加入,这种模式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更多居民带来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