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热点:中国试点
房屋养老金制度有何考量。22个城市正在试点房屋养老金制度,引发广泛关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表示,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组成,政府将建立公共账户,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专家认为,这有助于更好地利用“
大修基金”。

最近,房屋养老金在上海等22个城市试点的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广泛关注。很多人担心这会变成“变相的房产税”,还有人害怕购房和养房成本增加。其实,住建部副部长董建国已经在国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房屋养老金的个人账户通过缴纳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已经有了,试点的重点是政府建立公共账户。
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房屋养老金由个人账户和公共账户两部分组成。个人账户就是业主缴纳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按现行规定执行;公共账户则由政府负责建立,按照“取之于房、用之于房”的原则,不需要居民额外缴费。公共账户的资金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土地出让金等方式筹集,目的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房屋安全管理资金渠道。
房屋养老金的试点确实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有人担心这会是“变相的房产税”,有人担心会增加购房和养房的成本。但实际上,试点的目的并不是增加居民负担,而是为了更好地管理房屋的全生命周期安全。通过建立公共账户,政府可以有效利用这部分资金进行房屋体检、维修和保险等,从而确保房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特别是对于老旧小区,这种机制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资金利用方式,解决当前“大修基金”使用不灵活的问题。未来,随着试点的推进,公共账户的建立将为房屋安全管理提供长期的资金支持,同时也为相关金融和保险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因此,这一举措的推进有望在不增加居民负担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房屋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