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计划明年全面推行
房屋“
养老金”制度,以应对大量房屋进入“中老年”阶段。该政策包括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安全保险和房屋养老金三项制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讨论。

近日,上海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世博中心举行。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代表市政府报告了2024年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透露了下半年的工作计划。龚正提到,截至去年底,上海的城镇既有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7.6亿平方米,很多房屋已进入“中老年”阶段。因此,上海市将探索实施房屋定期体检、房屋安全保险和房屋养老金三项制度。
房屋定期体检制度旨在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房屋存在的安全隐患。房屋安全保险制度则可以在房屋面临较大风险时,通过保险资金提供保障。而房屋养老金制度主要用于支付房屋体检、保险及小修小补的费用。龚正表示,这项政策将分两步走:首先在浦东等区试点,然后在全市推广。
对于这项新政策,网友们纷纷发表意见。一些网友提出了“养老金”的资金来源问题,质疑这是否是变相房产税。不过,也有网友认可房屋定期维修的必要性,特别是房龄超过20年的房屋。此外,还有网友对“房屋养老金”和现有“住宅维修基金”之间的区别表示疑惑,认为房屋养老金可能是维修基金的升级版本。
上海市提出的房屋“养老金”制度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是一项针对房屋老化问题的积极应对措施,也体现了城市治理中的细致与前瞻性。在房屋老化的背景下,定期体检和安全保险无疑能为居民提供更多保障。然而,对于“养老金”的资金来源,确实需要更透明、合理的解释,才能消除公众疑虑。同时,将“房屋养老金”与现有维修基金明确区分开来,也是政策推进中的重要一步。网友们的质疑和支持都表明,政府在推行新政时,必须平衡各方利益,才能真正实现为民服务的初衷。未来,我们期待更多具体细则和实施方案,以期看到这项政策能为上海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