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
土地市场再次成为焦点,多家房企在此加大投入,展现出对这一地区的浓厚兴趣。上海和杭州成为企业争夺的热门目标,土地拍卖热度高涨。政策的调整和灵活性提升也为房企参拍注入了更多活力,并推动了市场的活跃度。

长三角的土地市场近期热度不减,多家房企在这里加大了投入。数据显示,2024年前七个月,长三角区域的十大房企总共花费了885.2亿元拍地,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上海和杭州,这两个城市吸引了大量企业的目光,成为热门争夺目标。比如,建发房产在长三角投资的164亿元中,有158亿元都用在了杭州;而招商蛇口的86亿元投资中,有68亿元在上海。国贸地产也把52亿元全部投在了上海。
在政策方面,长三角地区的政府也在采取更加灵活的土拍规则。今年,上海取消了商品住房用地溢价率10%的上限,回归“价高者得”的时代,杭州也对新房销售限价进行了优化。这样的调整大大提高了房企的参拍积极性。7月9日,上海取消限价后的首场土拍中,保利发展以22亿元摘得杨浦区的新“单价地王”,溢价率高达21.18%。同一天,北京城建也以22.3亿元拿下了另一块地,溢价率为17.12%。
在杭州,土地拍卖更是热火朝天。7月30日,绿城以27.16亿元竞得滨江白马湖宅地,这是自2019年限房价政策实施以来,杭州主城区出让的首宗不限价地块。竞拍中,绿城、滨江和金茂等10家房企激烈竞争,最终溢价率达到了39.57%。一周前,杭州两宗宅地出让,绿城和滨江集团分别以6.05亿元和23.37亿元摘得,溢价率也创下新高。
从长三角地区的土地市场表现来看,房企对这一区域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地方的民营企业,都在积极参与土地竞拍。尤其是上海和杭州,这两个城市的土地价值被广泛看好,成为房企争相投资的“香饽饽”。政策的灵活调整,也为房企的参拍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市场的高热度。
然而,尽管市场热度高涨,但也要看到房企在拿地时的谨慎态度。对于核心城市的优质地块,企业投资积极性高,竞争也更加激烈。但对于性价比不高的地块,拿地的热情则明显下降。这种市场的分化现象,反映了房企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更加注重投资回报和风险控制的策略。
未来,随着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市场环境的变化,房企的投资策略也将不断调整。对于打算投资房地产的人来说,关注政策和市场动态,选择优质地块进行投资,将是明智之举。同时,也要注意控制风险,避免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