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环楼市占据楼市供应近8成,但因位置和价格劣势,销售压力巨大,去化率偏低。新政出台后,更多
购房者转向市区
楼盘,导致远郊楼盘销售更加困难。城市管理者正通过减少
房源供应和试点“
房票安置”等措施缓解库存过剩问题。

在上海外环楼盘的世界里,沉默的大多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这些新盘占据了楼市供应量的近八成,但却没有吸引流量的能力,也缺乏博得眼球的资本。在豪宅和市中心楼盘频频占据媒体头条时,外环楼盘却因位置劣势和价格缺乏竞争力,销售举步维艰。根据统计,上海外环区域的嘉定、金山、青浦、奉贤、松江5区,共有超过33000套新房库存待消耗,去化率低至18.77%。这个数字足以显示远郊楼盘的销售压力。
从数据来看,今年上半年,上海新建商品住宅共成交28806套,其中外环以内成交8642套,而外环以外成交20164套。虽然外环新盘成交数量不低,但考虑到庞大的供应量和去化周期,问题依然严峻。尤其是像临港东来壹号这样的项目,尽管使用了各种营销手段,销售业绩依然挂零。这样的“滞销”现象在外环楼盘中并不少见,很多远郊楼盘都因为位置和价格的劣势,难以吸引购房者。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形势,城市管理者当然不会袖手旁观。崇明、金山、临港的房源供应开始减少,土地供应也逐渐暂停,为的就是降低库存压力。同时,配售型保障性住房这一新物种也即将面世,或将通过政府指定企业主体收购过剩商品房的方式,来缓解库存压力。这一举措既能帮助解决远郊楼盘的去库存问题,也为动迁安置提供了新的可能。此外,对于商品房去化有难度的项目,上海住建委还创新地提出了“房票安置”试点。这些措施体现了城市管理者在供需调控中的智慧和努力。市场的低迷并非一日之寒,但通过多方努力,未来的楼市或将迎来新的转机。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对未来抱有正向的期待,郊区新房不应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