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经济数据和
房地产数据的发布,引发了许多房产持有者的焦虑。尽管总体经济数据符合预期,但二季度增速放缓以及房地产销售数据的下滑,使很多人对未来市场充满不确定性。
开发商通过降价促销来应对市场压力,持有房产的人们则面临着是否减价出售的艰难决策。专家建议,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要有耐心和长远的市场判断力。

最近几天,统计部门发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和房地产运行数据,这让很多人感到焦虑。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虽然与全年增长目标保持一致,但分季度来看,二季度增速只有4.7%,明显低于一季度的5.3%。这表明经济正面临压力,不是持续向好的表现。对房地产来说,经济发展的压力影响了大家的收入和工作,买房的动力也被压抑了。
房地产数据也不容乐观。新建住宅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9%,销售额下降26.9%。这说明房价在继续下降,开发商在“以价换量”。市场上出现的楼盘抢房现象其实水分很大。受到经济压力的影响,大家的收入恢复预期不明朗,对房子这样的大宗商品来说,大家都在观望,不敢轻易买房。开发商为了生存,只能降价促销,像李嘉诚这样的地产大佬都在打折卖房。
看到这样的市场状态,一些网友感到很无奈,很多人早几年买的房子,现在不仅房子价格高,还要还高额的房贷利息,真是不知何时是个头。经济数据出来后,房产持有人的焦虑感变得更严重了。比如,有读者向我反映,最近接到房产中介的电话,说他小区的成交价格比挂牌价低了30%,建议他降价卖房,否则没人看房。但这位读者觉得价格太低,不想再降了,想等市场回暖再说。中介则劝他,现在市场库存多,挂牌房源每天新增,价格还会继续下降,不如现在卖了,等两年再买回来。
事实上,中介是为了促成交易以获取佣金,对成交价格并不关心。我们自己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来决策。现在媒体援引的数据对比去年确实下滑不少,但也有一些积极因素在显现。比如新建住宅待售面积开始减少,部分城市的住房贷款比例上升,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上海等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说明市场有回暖迹象。总体来看,楼市恢复需要时间,经济数据压力也并非坏事,它可能促使更有力的政策出台。对于持有房产的人,不要轻易被市场上的声音动摇,要有耐心,静待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