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杨村位于上海宝山区,通过党建引领和产业转型,从昔日的钢管堆场转变为绿色生态村。村党支部书记朱燕军带领村民改造环境、发展绿色产业,并通过人才培养推动村庄可持续发展。如今,沈杨村实现了村貌和村民生活质量的双提升。

沈杨村位于上海宝山区顾村镇,过去是个钢管租赁企业遍地的村庄。2015年底,朱燕军上任村党支部书记,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村民,发现人口增多导致环境恶化。2016年,朱燕军开始改造村容村貌,找了设计公司帮忙,逐步拆除违章建筑,并进行了河道整治,改善了村里的环境。通过“四议两公开”的方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赢得大家理解和支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为了实现乡村发展的长久目标,朱燕军决定清退钢管租赁企业,转而发展绿色产业。他反复向村干部和村民解释这一规划,最终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在村民代表大会上,朱燕军提出的“花卉苗木基地”方案被一致同意。如今,花卉苗木基地已成为沈杨村的一大亮点,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租金收益,还吸引了大量游客。村里还发展了青少年农耕体验中心和卡丁车赛场等项目,形成了多业态结合的经济模式。
沈杨村的成功故事让我们看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领导者的远见和决心,更需要村民的理解与参与。从环境整治开始,沈杨村逐步走向绿色生态的发展道路,这是一个从“尘土飞扬”到“神采飞扬”的过程。朱燕军作为村支书,充分发挥了党建引领作用,他不仅在村容村貌上做出了显著的改变,更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方面下了大功夫。他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支撑,所以在清退旧有的钢管租赁企业后,积极发展绿色产业,通过花卉苗木基地等项目吸引人气和投资。此外,朱燕军还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在财会管理方面,他聘请了专业人士进行指导,确保村庄财务健康运转。这一做法不仅为沈杨村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其他乡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只要继续保持这种创新和务实精神,沈杨村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