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新村是徐汇的一个老旧
小区,通过加强党建引领、组建业委会、引入
物业管理,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这一治理模式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困扰老旧小区的问题,居民的幸福感也随之提升。

住在徐汇区枫林街道中山南二路850弄华侨新村的陈阿姨最近感觉特别开心,“小区里报纸有人送上门了,垃圾库房整洁了,路面干净了,连草坪上也有小花朵的点缀,感觉和以前不一样,心里舒坦多了。”这是因为小区通过党建引领、组建业委会和引入物业管理,使得这个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老小区焕发了新生。
一直以来,华侨新村由于没有规范的物业管理,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不全,还有治安隐患。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是成立业委会。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在东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周健等人的努力下,通过不断上门做宣传工作,引导居民转变观念,最终在去年8月底成功组建了首届业主委员会。这为小区引入物业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是引入物业公司。华侨新村之前每月0.65元/平方米的收费标准显然不足以支撑优质的物业服务。在枫林街道城建中心的指导下,通过多次宣讲会,居民逐渐理解了“有物业”和“无物业”的区别,并接受了调整后的1.35元/平方米的收费标准。最终,贴欣物业正式进驻小区,小区环境卫生、设备设施养护、停车规范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
老旧小区的管理和改造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徐汇区枫林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组建业委会、引入物业管理这“三驾马车”,有效地解决了老旧小区长期面临的问题。从华侨新村的案例可以看出,要让老旧小区焕发新生,关键在于政府、社区和居民的共同努力。成立业委会是迈出的第一步,只有居民真正参与到小区管理中来,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物业管理的引入则是提升小区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通过合理的收费标准和优质的服务,小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居民的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大大提升。可以说,徐汇区的这一治理模式为其他老旧小区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