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新闻
最近,上海发布了2024年第三批次土地拍卖的官方消息,将在7月9日开拍,这次拍卖共有4宗地块,涉及杨浦区、宝山区和奉贤区。开发商们再也不能依靠联动价格了,需要自己研判市场和动用资金。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上海正在有意减少土地供应,这次土拍只有4幅地块,第四批次也是5幅。过去几年,上海每年的商品住宅用地出让量都在500公顷以上,但今年计划明显减少,只有440-545公顷左右。特别是五大新城的供应量缩减了大约十分之一,刚需购房者的选择变少了。
上半年,上海实际出让的商品住宅用地只有大约50公顷,完成全年计划的10%左右。17幅宅地的出让金额约为416亿。面对市场的深度调整,今年上海的土地市场明显放慢了供应节奏。与2023年相比,今年截至目前,上海的土地出让数量大幅减少。分区域看,闵行、松江、浦东各成交了3幅地块,静安成交了2幅,宝山、普陀、奉贤各成交1幅,青浦、嘉定、临港和市中心区域则是“零供应”。
以前拿地后恨不得三个月就开盘,比如龙湖青云阙,去年4月拿地、11天公布方案、10月入市;金地西郊悦章,前年7月拿地、10月案名公示、11月入市。不过,现在有些地块拿地快一年了,还没公布案名。到目前为止,上海累计出让涉宅用地89宗。但去年二批次土拍的部分项目案名还未公布,三批次土拍的情况更多。可以看出,政府一边提高新房价格,一边减少土地供应并放慢入市节奏,吸引更多人关注二手房市场。这种布局可能在短期内效果不明显,但在长期是有利的。
从目前的情况看,上海的房产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减少土地供应和放慢房屋入市节奏,明显是为了调控市场,避免市场过热。这种策略短期内或许会让购房者感到不便,尤其是刚需人群选择变少,但从长远看,这种调控有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房价可能会在这种背景下有一定的上涨压力,但也会让市场更加稳定,不至于出现大起大落的局面。对于购房者来说,现在或许是一个观望的时期,但也需要理性判断,结合自身需求和市场情况做出决策。
另外,随着土拍的规则变化,没有溢价率和房地联动价的限制,地价和未来房价之间的关系更加直接透明。对于开发商来说,这既是机会也是挑战。市场的多空博弈仍在持续,此次土拍的结果无疑会给市场增添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对于期待购房的市民来说,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同时也要防范市场过热带来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系注册用户(作者)在房产圈发布,房天下未对内容作任何修改或整理。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房天下立场,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进行投诉。对作者发布之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回复还可以输入200字
价格待定
365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价格待定
270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36000元/平方米
价格待定
21579元/平方米
112603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