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楼市在7月首周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
新房成交面积和二手房成交套数都有明显下滑。尽管市场降温,但考虑到七月是传统淡季,这种现象也在预期之中。

最近,上海的楼市似乎迎来了“退烧”期。根据上海网上房地产的数据,上周,上海二手房成交4563套,环比减少32%。新房方面,佑威房地产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上周新房成交面积为10.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了69.11%;新房成交均价为63388元/平方米,环比下降24.5%。这些数据表明,市场正在降温。
具体来看,二手房市场日均成交量从959套降至652套,出现了较大跌幅。上周成交高峰在7月6日,共成交849套,而低谷则在7月2日,仅成交494套。均价方面,上海二手住宅均价为5770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29%。浦东区挂牌房源量最高,其次是闵行区。
新房市场也不乐观。上周新房成交量环比大幅下降,大浦东以26988平方米的成交量位居榜首,松江区和闵行区紧随其后。然而,市区内成交量普遍不高,长宁区甚至出现了零成交的情况。个案方面,松江泗泾板块的招商时代潮派项目表现亮眼,开盘当天售罄,成为上周网签量最高的项目。
从数据来看,上海楼市在7月的开局表现不尽如人意。二手房和新房的成交量和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这是市场对高温天气和传统淡季的正常反应。不过,这并不代表整体市场的长期走向。七月作为楼市的传统淡季,成交量出现波动是可以预见的现象。事实上,很多购房者和开发商已经在为“金九银十”做准备,期待在秋季迎来新的购房高峰。
此外,市场的降温也给了购房者更多选择和谈判空间。面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购房者可以更加理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房产,不必急于入市。而对于开发商来说,调整销售策略,推出更多优惠措施,将是吸引购房者的重要手段。
总之,尽管当前上海楼市有所降温,但这只是短期的市场波动。未来几个月,随着购房需求的回升,市场有望重新活跃起来。购房者和开发商都应抓住机会,迎接下一个交易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