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永嘉路569号的一套老洋房备受瞩目,去年569号对面,一套老洋房以4亿元的价格成交。今年,569号这栋砖木结构、法式风格、占地面积833平方米的三层小楼,被叫到了2.5亿元的高价,刷新了今年豪宅成交单价记录——这距离它的上一次交易刚过去5年。究竟是谁在疯抢上海豪宅?
据悉,今年6月以来,上海豪宅市场买家开始大量涌现。数据统计显示,仅在解封后10天内,上海总价3000万元以上的一二手豪宅已成交33套,也就是说,平均每天都有3.7套豪宅正在易主。据当地某中介估算,整个豪宅市场的单价,也上涨了5%-10%左右。
据中介介绍,有客户看完某处房子后,想当场定下来,只是5060万元的总价,感觉有些小贵。客户想能不能跟房主商量,再降个200万。但房主性子直、嫌麻烦,直接请中介传话,态度很坚决——“不谈价,能接受就成交,不接受就换人,不要浪费时间拉扯。”
面对这样的情况,最终该客户也下定决心,迅速出手,全款成交。只花了20天,就结束了全部的交易流程。
到底是谁在抄底上海豪宅?这其中不乏“沪漂”买房人群体。归功于上海新的落户政策,2022年,“新上海人”增加了73128人,是2020年的2倍多。在筑巢时,品质更高、更有价值的豪宅,是很多人的首选,有些人买房时步步谨慎、处处小心,也有人眼都不眨一下,就一掷千金。但也有不少人,并不喜欢网红地段,而是追求起私密和清净但与新上海人相比,高净值人群,才是豪宅市场最核心的客群。
胡润《2021中国高净值人群家族安全报告》显示,2021年,上海千万人民币净资产家庭数量达到25.5万,仅次于北京,超过香港,是深圳的3倍多。
至于职业,根据当地中介们的反馈,2012年之前,做实业的较多,比如基建、矿业和有色金属等。2015年之后,大多是互联网人士、新能源从业者和网红。
事实上,豪宅的火热并非只出现在上海,而是全国同步、遥相呼应。
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前5月,全国共计8个城市有单价10万元/平方米以上豪宅成交,总计成交6267套,同比增长10%。
拿北京来说,早些时候,北京海淀区的“学府公馆”迎来选房日,吸引了2638个争抢者,几乎是每4人抢一套房子,在1900多号时就宣布售罄。所有房源,不到10小时,全部抢购一空,成交额近120亿元。
如果将总价1000万元作为豪宅的“入门门槛”,2022年上半年,北京已经成交了3770套豪宅,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3%。可是大家需要知道,就目前北京的市场情况而言,1000万似乎也只是一些优质地段的改善门槛,而北京的刚需门槛,在很多人看来也已经到达了500万的高度。
深圳豪宅的火热程度也不差。名噪一时的日光盘海德园,新推出的239套千万级别住宅,6个小时就被全部选完,约1分半钟卖掉一套。
广州方面,2022年1-5月,广州单价10万/㎡以上豪宅,成交达214套,相当于去年全年成交规模的75%,同比增长30%。这个成绩,排名全国第4。
不要以为只有一线城市的豪宅才出现这种疯抢的局面,二线城市的豪宅也卖得很火爆。强二线城市像杭州,苏州,武汉,成都,豪宅也是热销。
对于这样的现象,大家又怎么看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