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非房产 > 正文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观新闻  2018-07-07 10:07

[摘要] 上海 城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面积仅1.09平方公里,就坐拥14处 历史建筑和22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点。画家来楚生曾居于归仁里影星阮玲玉住过的沁园邨街道的历史建筑风格多样,部分区域属于南京西路历史风貌保护区。石二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沈云宇表示,随着上海对历史遗产保护力度的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海 城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面积仅1.09平方公里,就坐拥14处历史建筑和22处区级以上文物保护点。今年三月,36处建筑迎来每周定期“体检”,“医生”是上海本地的一家社会组织。

长期以来, 被视作保护老建筑的主力军。引入第三方社会组织,是上海对建筑保护模式的创新和探索。能否助力老建筑的“延年益寿”?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给老建筑“体检”时,社会组织人员都会身穿红色小马甲

1.09平方公里坐拥丰富历史资源

石二街道拥有丰富的历史建筑和人文故事。近年来,已采用多种保护方式传承历史文脉,一批建筑经过改造重新生机。

张爱玲故居是建于清末民初的独立花园住宅,如今被改造为石二街道社区文化活动 ,门锁把、楼梯扶手、窗框全部保留原有风格,一楼专门开辟“张爱玲书屋”。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张爱玲故居

承载弄堂记忆的上海弄堂博物馆——西王花园弄堂博物馆,由仓库改建而成,位于西王小区弄口。西王小区建于1911年,由当时的上海地产巨头程谨轩仿照西方住宅而设计。小区内12栋花园里弄住宅至今保存完好,是安妮女王风格特征的外廊式住宅群,有着清水红砖外墙、弧形券和半圆形劵外廊。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西王小区

不少老小区曾是名人故居,文化资源有挖掘空间。康定东路短短341米,曾经,民国著名画家来楚生、张爱玲都是住户。泰兴路中华新邨原为辛家花园,康有为曾在此隐居十余年。新闸路新式里弄沁园邨,建于上世纪30年代,影星阮玲玉居住于此。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画家来楚生曾居于归仁里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影星阮玲玉住过的沁园邨

街道的历史建筑风格多样,部分区域属于南京西路历史风貌保护区。南京西路上两座数十米高的公寓大楼,至今已有八九十年历史,风格不一。德义大楼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深褐色外表,是上海较早设有单身宿舍的公寓,装修标准较高。泰兴大楼造型简约、外观浅色,属于现代派风格。20世纪70年代,泰兴大楼内设置微波终端站,并在周边配备相应缆线。1973年微波站试转播电视台彩色电视节目获得成功。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德义大楼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泰兴大楼

南京西路 的美琪大戏院,曾为上海一流影院,自建造至今使用功能几乎没有改变,如今是沪上综合性剧场。“美琪”由英文名“Majestic Theatre”的个单词英译而来,与原址的大华饭店“Majestic Hall”呼应。大华饭店曾是是蒋介石和宋美龄举办婚礼的地方。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美琪大戏院

“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建有历史建筑巡查网络。石二街道是 城区历史文化资源密度的区域之一,街道社区基层干部在日常工作之外也承担着巡查任务。”石二街道社区发展办公室主任沈云宇表示,随着上海对历史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大,也发现历史保护建筑动态情况跟踪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吸纳社会组织作为第三方力量参与,可以完善整个区域的巡查体系。

一扇小窗变化也被重点关注

今年3月,作为石二街道历史保护建筑宣传与巡查保护项目承接方,第三方社会组织上海汉未央传统文化促进 正式启动相关工作。每周四,汉未央的工作人员身穿红色马甲准时“扫楼”,对整个街道的历史建筑进行全方位拍照记录,而且创新模式——预估老建筑潜在风险。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社会组织人员需要给每一处老建筑留下图文记录

工作人员顾茗愚告诉记者,他负责康定东路沿线、大田路沿线及南京西路沿线巡查。经过三个多月巡查,已经对负责内的历史建筑 熟悉,能够迅速发现一些在常人看来难以察觉或不以为意的变化。

今年5月,顾茗愚巡查修德新村,恰好听到某栋住宅楼传出冲击钻作业的声响,楼内堆着黄沙水泥。抬头一看,二楼一户人家的窗户从钢窗换成了铝合金窗,和周边建筑风貌格格不入。这一扇小窗的变化,立刻引起顾茗愚的警觉:修德新村始建于1910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三次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按照相关规定,外立面、门窗、建筑结构不得随意更改。他赶紧拍照取证,并向街道汇报,街道高度重视,立即采取保护措施。短短一周,整改措施就落实完毕,避免了更多人为损毁的发生。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修德新村

“汉未央”还创新性地对36处建筑进行“风险认定”。在巡查日记簿上,有几处建筑被标注了不同颜色,颜色 深是高风险。今年上半年,彭湃烈士在沪革命活动点就被涂了深色,原来周边普通建筑当时正在拆迁。考虑到这处建筑可能会被“误伤”,“汉未央”给出了高风险评估,向街道做了专题汇报。不久之后,故居四周起竖起了一圈保护性围墙,还挂上醒目标牌。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每周巡视都要记录下每一处老建筑的巡视情况

“巡查历史建筑的目的是预见、预判、预防,拆房子普遍速度很快,稍不留意就会对建筑造成的不可逆损伤。”“汉未央”负责人姚渊表示,工作人员在巡查中 注重其周边环境、产权归属、建筑强度等要素,为每处历史建筑作出损毁风险评估与预测,建立风险指数。对不同的风险等级投入对应的保护力度,高危风险要向街道预警,提前介入,做到治于未病、防于未然。目前已经对内36处历史建筑开展拉网式巡查,做详尽的图文记录。同时,在收集36处历史保护建筑的历史沿革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让每一处建筑都有一份档案。

首要关键是提升公众意识

从事传统汉文化传承复兴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能够承担历史建筑保护的担子吗?“社会力量参与保护,不仅仅是为了完善巡查制度,更重要的是利用社会组织工作机制的灵活性,挖掘老建筑的故事,唤起更多居民主动保护老建筑的意识。”沈云宇坦言。

市民对历史保护建筑价值的知晓度偏低,保护建筑的意识不强,是上海老城厢和里弄保护普遍遇到的难点。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委员会委员王安石认为,里弄街坊建筑是保护难点,不仅体量大,而且涉及较大的民生利益。上海 城区50年以上历史建筑约有2559万平方米,其中居住类建筑占到1477万平方米,占比58%。里弄街坊大多处于使用状态,“72家房客”现象大量存在,人群高密度分布已经对里弄建筑造成了“破坏性居住”,不少居民渴望改建或者搬离。

姚渊也遇到此类困惑:在巡查中常有居民上前询问老房子是否会拆迁,他们住在年代久远、设施陈旧的老房子里,因生活不便渴望拆迁。“还有人觉得拆房子、装修没什么,其实他不知道动了门窗结构,就是对历史建筑造成了破坏。”沈云宇说。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每次巡楼,社会组织都会引起周边居民的关注

从今年开始,“汉未央”的工作人员在巡查过程中会主动向居民介绍老建筑,通过制作微信专题、宣传展板等方式,传播老建筑的历史和价值。与此同时,针对居住环境的老小区修缮正在推进。辖区内归仁里、泰来里结合“美丽家园”建设,外立面、屋顶焕然一新,“共享厕所”试点正在策划协商当中。双管齐下,不少老住户慢慢接受了保护老建筑的观念。

上海36处老建筑迎来第三方定期“风险认定”

“汉未央”制作的宣传展板,供街道内居民参观

“建筑保护不能只靠 ,保护工作 基础、 广泛的环节是全民关注和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组织的参与至关重要。” 上海交大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国际研究 主任、教授曹永康认为。他表示,目前上海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投身建筑保护,参与方式不尽相同。今年5月开业的“上生 新所”就是由地产商接管并实施改造。而第三方社会组织,完全可以依靠深厚的群众基础,承担宣传和监督功能,发挥专业特长唤醒公众意识,形成建筑保护的长效机制。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特价房上海官微

掌握沪上最新楼盘动态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